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
性别:秘密
最后登录:2011-09-23
http://jas.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6/02/16 | 文化视觉是心理医生主导的视觉
类别(Thanksgiven)
|
评论
(3)
|
阅读(39)
|
发表于 15:16
文化的多样性是心理医生首要考虑的内容。
有一个笑话,说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上住着一个高山族,他们与世隔绝,生活在一个少碘的环境里,所有的人人都是大脖子。一天,有几个登山运动员来到这个村落,村落的人立即发现他们是细脖子的人,孩子们围观并嘲笑他们,好心的人斥责到:"不要歧视身体有残疾的人!",并为他们找来村落医生,一番检查后,医生对他们说:"你们不幸患了食碘过多症,而且病得不轻,需要禁碘"。
大多数心理冲突来源于一些文化(生活或生存方式)的冲突,心理医生如果一心只为健康理念工作,有时会像的那个村落医生般的可笑。
在一次小组督导中,有位心理医生介绍了一个个案:"在一个家庭里,男孩已经十四岁,发育成人,却还在与母亲同睡。母亲对他的关心事无巨细,包括替他洗澡换衣。母亲自己也不太懂得避讳,随意在孩子面前袒露身体。这样的情景引起了父亲的愤怒,但无能为力,只能求助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和家庭接触后,感觉家庭中母子存在一种情感纠结和利益联盟,说相同的话,做相同的事,父亲只是一个家庭情感的"边缘人"。
心理医生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需求和正确的家庭关系理论,认为问题出在母亲过度依恋孩子,忽视了孩子的生理年龄。在咨询中,她着眼于发现孩子的人格幼稚与社会适应不良,以此来说服母亲离开孩子,并试图通过鼓励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增强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利位置来限制母亲。心理医生的搅合给家庭带来了"混乱",她成为母子同盟的"敌人",而父亲为了维系与家庭的关系,只好反过来抱怨心理医生,这让她有了沉重的挫败感"。
那么,这位心理医生的问题那儿呢?
首先,是她的角色不对,心理医生不是"仲裁者",不能替代那个父亲去责难那个"脆弱"的母亲,这违背了心理治疗师的中立原则。
第二,没有用文化的视觉去理解家庭,未曾了解母子情感粘结是如何被延续和固化下来的,也未曾了解家庭的"症状"都存在一定的时间性和效用性,只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去教导当事人,这也是不中立的。
在小组督导中,我感觉这位心理医生在治疗中存在过当防御,害怕被挑战和情感卷入,无意识的把自己掩藏在"权威"的外衣下。同时,她草率的为家庭引入了一种"乱伦焦虑",没有考虑到文化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多样性与个别性,使一个家庭内部的弱冲突升级为强冲突,把家庭推向危险情景。看起来是急功近利,其实是她的内心没有处理好类似焦虑,把它转移给了当事人。对有母子情感粘结的家庭,心理医生需要维持内心的"空屏"状态,带着有兴趣的目光去观察这个家庭,关注家庭每个人对"纠结"的释义,接受并寻找这些解释的合理性和一致性,改变家庭成员彼此间的感觉,把冲突独立的力量转变为和谐变化的动力。
接下来,我们对家庭做了现场访谈,得知这个家庭中的妻子从小生活在缺少父亲照料的家庭,以母亲为中心的情感联结是一种幼年生活的心理印刻。而丈夫是老幺,性格较弱,迎合了妻子潜意识中对父亲的失望。丈夫在家庭中的"降级"一直是获利性的,他养尊处优,基本上不怎样为家庭操心。问题的提出是孩子日见长大与母亲的冲突日见增多,战火波及到父亲,丈夫反过来抱怨妻子,认为她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家庭的祸根"
。于是,我们有了两种治疗性假设:
一,这个家庭的问题是文化性的,是一种延续而来家庭情感的存在方式,目前正面临着一种替换与更新,需要鼓励这种变化。
二,父亲的性格或"功能不良"可能是母子情感纠结被维持的原因,纠结只是家庭内部的平衡补偿机制,鼓励母子去关注父亲的成长既可以弱化家庭冲突又能促进变化。这样,愤怒的父亲不再只是问题的受害人而同样是问题的行为者,而家庭通过咨询理清了头绪,以后的事情就留待家庭自己做决定。如此一来,避免了心理医生在多元文化中的困境。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310]
好好学习
[95]
修炼魅力
[33]
拾零
[82]
相亲相爱
[21]
香辣酸甜
[7]
心情日志
[58]
Thanksgiven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