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21 | 从士兵到将军
类别(好好学习) | 评论(2) | 阅读(64) | 发表于 10:09

[转自]http://jamesqiangwang.blog.sohu.com

销售,是所有职业中最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销售人员,也是最活跃最不易管理的一群人。同时,销售也是最容易出成绩、最容易使无名之辈脱颖而出、甚至走上管理岗位的。所以很容易见到这样一种场景:一个一战成名的年轻销售员,管理着一群可能也很年轻但肯定桀骜不驯的销售员。我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我在1997年十月,从一名销售经理被提升为西门子中国公司负责ERP业务的负责人。那时我29岁。我的老板,就是以前提到的那个长得象列宁的德国人,因为业绩出色,被提升到亚太区去做负责人了。他的老板,就选择我做了接任者。当时我自然很是得意,以为一切是因为自己的才能。后来才逐渐领悟到还有其它的原因,而且可能是更主要的原因:第一,提拔我做这个部门的执行经理,比从德国派一个人来做不知要节省多少钱;第二,我的老板们都不愿意让总部再派一个人来坐这个位置。(总部来的德国人哪会有一个乳臭未干的本地人那么听话?)

  因为我在学校里念那些没用的书多耽搁了几年,25岁才出校门,所以当时我其实才有四年的工作经验。我接手的是西门子行业应用部最大的一个部门,有近三十人,而且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办公地点,在上海的人占了一大半,而我是在北京。这些人中,不少人的年纪都比我大,还有马来西亚人、德国人等外籍人士,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销售人员或做SAP项目的咨询顾问,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我当时给自己定的方案是:推行新政,树立权威。靠推行新政来树立权威,靠树立权威来推行新政。最重视的,就是如何订立新规矩、新章程,改组原有人员组合,要营造"焕然一新"的局面;最在意的,就是谁支持我、谁反对我、谁瞧不起我。我当时很刻意要形成我的所谓"风格",而且期望是一种果断负责的风格,所以当有任何问题产生时,我都追求快速做决定,并要求我的决策被不折不扣地执行。

  结果呢?后来证明,当时当机立断做的决策、强力要求执行的一些新政,大多数是有问题的;而当时感觉自己实在拿不准而暂缓处理甚至没有采取对策的,这些缓做和不做,倒大多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个打仗的人,被提拔成一个带兵打仗的人,很容易误解为自己不再是一个打仗的人,而只是一个带兵的人,会想方设法打造一个"我的队伍"、"听话、好管理的队伍",其实,在战场上,只有"打胜仗"、"打败仗"两种队伍之分。销售人员需要的,是能够带领他们、帮助他们打胜仗的,而不是一个坐在后方的督战者。当他发现向你汇报工作后,并没有从你这里得到帮他做好销售的东西,这种汇报甚至连你本人,在他眼里都是没有价值的。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如果没有连着的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三场好戏,不要说关羽、张飞不会听他的,刘备都会把他赶回茅庐里去了。

  管理者每做一件事,都要首先考虑这样做能否为部下的工作、为团队的业绩带来价值。对销售团队的管理,更是这样。威信和权威不是树立起来的,而是用自己带给团队的价值换来的。销售团队的管理者,应始终是一个销售员,才能亲身把握销售人员需要什么。靠看报表来了解市场状态,靠听汇报来了解销售进展,如同纸上谈兵。SIEBEL公司的创始人Tom Siebel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板,即使是在SIEBEL已经成为一家大公司以后,他都可以亲自用SIEBEL最新的版本为客户做演示,他自己形容自己就是一个"big sales"。他尚且如此,刚刚成为一个销售团队的小头头的人,又怎么可以从此回到后方了呢?

0

评论Comments